公历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

农历

佛历 2568 年

法文法师:树立正向的佛教风貌 ▍等个人·听语堂第53期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4年03月27日 分享到:

 

 

在佛教的三宝之中,僧宝不仅承担着弘扬佛法、传承佛陀智慧的责任,还肩负着引导众生、造福有情的使命。近年来,媒体出现了一些对僧人和佛教形象的负面报道,引起了社会公众对佛教和僧人的关注和讨论。虽然这其中存在一些误解,但也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加强反思,自警自励。佛教要获得持续健康发展,道风建设至关重要,佛门弟子如何加强自身修持、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,则是当前尤为紧迫的关键环节。福建佛学院学僧法文法师结合研习《佛遗教经》,就如何树立正向的佛教风貌,与我们共享他的思考。

 

戒律是佛教修行的基石

 

佛教戒律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是佛教修行的基础,也是树立正向佛教风貌、培养慈悲和智慧的关键。“汝等比丘,与我灭后,当敬重,珍敬波罗提木叉,如暗欲明,贫人得宝。当知此是汝等大师,若我住世无异此也。”法文法师引用《佛遗教经》的这段话,强调戒律在佛教中至关重要的地位。佛灭度前以佛为师,佛灭度后以戒为师。因为戒律是佛教修行的基石,也是佛陀智慧的体现。

 

首先,戒律能够帮助我们摆脱贪欲、嗔恨、愚痴等烦恼和不良心态。通过禁止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等等戒律的实践,人们能够改善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模式,从而减少负面情绪和不善行为的表现,建立起慈悲和忍耐的心态。

 

其次,遵守戒律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与安宁。佛教的戒律鼓励不伤害他人,不欺凌、诽谤或虐待他人。通过这样的行为准则,佛教徒倡导了和平、友善和互助的社会关系,为社会创造了一个积极宽容的环境。这样的实践有助于树立佛教在社会中的正面形象,增强人们对佛教教义及其价值观的认同和尊重。

 

当然,戒律也包括了僧人的威仪。佛教的信仰体系强调修行者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层面追求,正面的威仪和道德修养,能激发信众的崇敬之情,增强他们对佛教的认同感和归属感。同时,威仪的表现直接关系到佛教的声誉和纯洁性。一个具有威仪的僧人能够通过正面的形象和行为维护佛教的声誉,避免给外界提供负面的评价和误解。通过仪容仪表、言谈举止以及修行的表现,彰显佛教的庄严与崇高,传递佛法的力量和智慧,进而推动佛教的传播和影响力。

 

持戒不仅是僧伽个人修行的要求,也是对整个佛教团体的责任和承诺。通过严格遵守戒律,我们能够培养纯净、慈悲、智慧和正直的品质,从而树立正向佛教风貌。通过遵守戒律、端正威仪,我们能够提升自我修行,展示佛教教义的纯净和尊严,促进社会和谐与安宁,从而树立正向的佛教风貌。

 

“若欲脱诸苦恼,当观知足”

 

少欲知足是佛教重要的修行理念,少欲指的是减少贪欲和执着,不被物质和感官的追求所困扰。知足则是对当前拥有的现实条件心怀满足感。“若欲脱诸苦恼,当观知足。知足之法,即是富乐安隐之处。”法文法师引用《佛遗教经》的这一论述,阐发少欲知足对树立正向佛教风貌的重要意义。他认为,少欲知足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佛教对无私、慈悲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。不沉迷于物质财富和世俗欲望,才能专注于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平静。少欲知足的生活方式,对于个人的修行和精神成长至关重要。不仅能够使我们专心致志地深入研究佛法,摆脱世间的众苦煎迫而进入正觉,也有助于培养无私的品德,不断为他人和社会奉献智慧与力量。

 

“知足之人,虽卧地上,犹为安乐;不知足者,虽处天堂,亦不称意。不知足者,虽富而贫;知足之人,虽贫而富。”法文法师指出,《佛遗教经》的这段话,引导我们思考和审视对物质追求的态度,促使我们更加重视内心的富足和精神层面的满足。更重要的是,少欲知足有助于我们摆脱轮回的循环,迈向智慧与觉悟之境。以少欲知足的精神砥砺自己,减少乃至摆脱欲望的束缚,就会避免因贪欲和执着所导致的痛苦和无明,获得心灵的解脱与自在。

 

少欲知足不仅有助于我们在个人层面实现修行的目标,也为整个社会树立了正向的佛教风貌。法文法师认为,以简约为美德,能够促进节俭风尚的养成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,增强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,也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戒奢崇俭的风尚,进一步弘扬创业精神与奉献精神,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
 

法文法师列举了一些佛教寺院近年出现的商业化现象,他认为,这种现象与佛教的慈悲济世精神背道而驰。以种种名目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,显然也不符合佛教少欲知足的理念。对这种败坏佛教声誉的行为,我们要坚决抵制与纠正。“大众慧命,在汝一人;汝若不顾,罪归汝身”。每一位僧人要从自己做起,从点滴做起,以实际行动维护佛门的纯净与庄严,为佛法的健康传承奉献智慧与力量。

 

“若勤精进,则事无难者”

 

精进是佛教修行的核心要素之一。没有对修行的热忱与努力,没有追求内心觉醒和成长的决心,就难以深刻理解、深入践行佛陀教法。法文法师认为,在修行之路,我们常常会面临懒散和拖延的诱惑,只有培养自律和自我约束的品质,增强内心的动力和决心,不断克服懒惰和散漫,以专注和坚持不懈的态度精进砥砺,才能保持对当下的觉知和清醒,更好地培养正念和正知,完善品德和行为,进而获得智慧和解脱。

 

“汝等比丘,若勤精进,则事无难者。是故汝等,当勤精进。譬如小水长流,则能穿石。若行者之心,数数懈废,譬如钻火,未热而息;虽欲得火,火难可得。是名精进。” 在《佛遗教经》,佛陀用形象的比喻说明精进的重要性。法文法师指出,作为佛陀的传承者,要把精进不懈作为续佛慧命的基本素质,持续提升自己的修行水平。通过严谨的修行态度与修成的正果,激励他人突破重重阻碍,以精进不息的意志与毅力砥砺前行。

 

在佛教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,僧人不能只停留于暮鼓晨钟、避世清修的状态,要凭借坚定的信仰和渊博的学识,积极践行佛教救度众生的慈悲精神。法文法师认为,学习是建立正见的基础。深入学习佛陀的教义和经典,能够让我们从中获得真知,进而建立起正见,这样才能在行为和言语上体现出正向的佛教价值观。通过不断学习,更好地理解佛陀的教诲,并将其传授给后学,以保持佛法传承的纯粹与正统。也只有通过学习,我们才能准确理解佛法的核心教义和价值观,更好地把握守正与创新的关系,避免出现误解或扭曲,推进佛教的持续健康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