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历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

农历

佛历 2568 年

《金刚经》对树立良好教风的启迪意义 ▍等个人·听语堂第29期

来源:福建省佛教协会 发布时间:2022年02月11日 分享到:

 

 

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”。这首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偈诗,出自佛教经典《金刚经》。这部经典不但文字简练优美,还富有超越空灵的哲理。所有佛典的存在,不只是用来持诵的,更应当是用来修行的,是落实于每个信徒的日常起居之中的。如果我们能够依据经义如理行持,以教德教规为载体,便能树立良好正向的佛教风貌。传仪法师通过潜心发掘经义,阐发《金刚经》对当前树立良好教风教规教德所蕴含的启迪意义。

 

甚深法藏蕴含并贯穿于日常之行持

 

传仪法师从《金刚经》的开头说起。她说,经文的开头很特别,是佛陀带着众弟子们入城托钵乞食,乞食完毕,把所有食物混在一起,大家分着吃,乞时不分檀越贫富,食时亦是和合一味,吃完收拾妥当,便把脚洗一洗,擦干净了,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上,端身正坐,聆听如来开示。这是一副颇具生活化的画面,只是师父带着徒弟很平常的一天。

 

 

这部经为什么会以这样的日常生活为开端?传仪法师先对这部经的经题作简要阐释。《金刚经》的金刚是一种比喻,取其坚硬,锋利,明净的特点,譬喻般若智慧的体相用,般若智慧之体最坚,之相最明,之用最利,故虽众生流转六道,历百千劫而能觉性不坏,能照诸法空,能破无明障。这就是般若的殊胜之处。简言之,这部经是讲如何凭借般若智慧到达涅槃无为的境地。而《金刚经》的开头,就蕴含这样的道理。其一,显明佛法并不是高高在上只能仰望的。真正的修行应该是贯穿于日常的每一个起心动念,每一个行为举止之中,但这个往往最容易被我们忽略。其二,佛陀所示现的最寻常的穿衣,吃饭,走路,打坐等等,其目的无非是令众生去除迷妄, 向内去觅求和开显本具的般若智慧。

 

我们看佛陀寻常的一天,无论行住坐卧,他都是念念在兹,了了分明,如法如律的。这就告诉我们,佛在生活中,道在生活中,而般若智慧也始终蕴含和贯穿在生活之中。在《金刚经》中,须菩提尊者请问如来:“世尊,善男子善女人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应云何住?云何降伏其心?”可以说,整部《金刚经》都是围绕这个问题而展开的。这个提问可以说是发自灵魂深处的提问,因为它关乎菩萨行者与二乘、凡夫之间的发心、行持以及境界的不同。

 

无相无住之智慧解脱

 

一个大乘行人既然已经开始发起菩提心,就应当念念安住于菩提心,且时刻践行于菩萨行。然而菩提路漫长,这其中肯定有诸多境界之考验,所以关于尊者所提问的问题,如来是这样回答的:“应如是住,如是降伏其心。”这里的如是二字,可以说是包含了后面佛陀所开演的,关于住心和降心的方法。

 

传仪法师认为,无住和无相的修行,是菩萨行者住心降心以期圆成佛道的关键所在。身为凡夫,或许我们都非常了解自己的每个起心动念和行为举止,无不是时时刻刻和烦恼相应,被习气驱使,造作着导引六道轮回却不自知的善恶诸业。为什么我们会不由自主的,甚至是满心欢喜地去造种种业呢?因为我们看不破境界的虚妄性,也看不透诸法的因缘性。所以我们的心粘附在上面了,每一种境界都对我们产生或大或小,或深或浅的影响。譬如,你对这个寺庙有所贡献,你就希望师父对你另眼相待,好言赞叹,否则你可能就心存不满,誓不再来等等,这也是着相了。如果你发心纯粹,动机清净,就不会因为师父对你亲疏而有所增减,所以你也不必刻意去求得关注与喜爱。

 

 

传仪法师认为,学佛的目的,其实是要摧破我们对这一生的执着,当我们明白世间种种,无非幻化,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之时,才可能得到真正的,超然物外的快乐和美好。

 

所谓无相,即是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。我相,是指凡夫众生执着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,不知道这个我只是四大五蕴的因缘假合,所以事事以我为中心,终日营营,争名夺利。人相就是与我相对的对方,或者说,执着对方为我所度,这是人相。所度众生不止一人,善根种族各各不同,由此分别,即是众生相。寿者相是从时间上讲,不论多久,执着如上三相等事物为真实不虚,持续不坏,这就是寿者相。实际上,这四相都是由我相所开展出来的,所以佛教特别注重破除我执。《金刚经》中佛陀告诉弟子们的所谓住心和降心的方法,大家最为熟悉的,便是“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”这八个字,囊括了安住、保住菩提心和降伏妄想心的内涵,六祖惠能大师也是由此经句而明心见性的。

 

有感于《金刚经》中佛陀多次教导菩萨要心无所住而广行六度万行,传仪法师指出,佛陀还要教化菩萨心无所住,可见,着相这种无明烦恼由来久矣。作为一个大乘的菩萨行者,在自利利他的菩提道上,我们应该时时警觉,检查自己的发心是否纯净。要开启智慧,获得解脱,就必须了知一切现象的虚妄性,以平等心、慈悲心、清净心去做护国护教护生的事业。也只有当我们做到心无所住而修行一切法时,我们才能泯除人我的分别,打破有无的界限,真正完成菩萨道的修持。

 

把《金刚经》的法义转化为自己的心行

 

《金刚经》说:“如来说世界,即非世界,是名世界。” 非世界,是指这个世界,乃至一切的事物,其实他们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,自性本空,我们要领悟到无相的境界,达到不住生心的实际体证。名世界,意即虽然万物自性本空,但是如果因缘会聚,他还是有短暂的,相对稳定的存在,然后我们给他安立一个名称。这个概念的命名,其实是承许人们眼中所谓“实体”的假有,但这个假有是在不断的变化中,并非真有。

 

传仪法师说,佛陀用这样的既肯定又否定的句型,其实是要告诉我们,一切的名相都只是假象,但往往我们都被这假象所迷惑了,而认识不到事物的本来面目,以致于起惑造业,轮转不息,不见如来。非世界,说明不可执有,名世界,说明不可执无,体现了不落有无两边的中道智慧。对于一名修道的行者来说,唯有以这种圆融的见地来看待并理解一切事物,才能真正做到实际理地,不染一尘,万行门中,不舍一法。当然,无所住并不是断灭,不住是为了更好的行。虽然诸法自性本空,但也要不废事相,广修善法,巧度群生以作为契悟空性、圆成佛道的资粮。

 

 

针对现在社会上有人对佛教产生的种种误解的状况,传仪法师指出,真正的佛教并不是消极避世的。它能够开启众生本具的智慧,让我们得以透过智慧的审视和判断来观察事物,正视内心。佛法带给人们的,应该是积极正向的,平等慈悲的。之所以有人产生误解,原因是多方面的,除了有人打着佛教的旗号骗取钱财,损害佛教的声誉,一些僧众对佛法的沉潜不够,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因。说到底,是他们对佛陀的教导未能正确理解并付诸实践。大乘佛法在倡导积极入世的同时也提醒我们,现实的一切犹如空花水月,梦幻泡影,切莫心生执着而使烦惑丛生,导致个人修持不力,度生缺乏善巧方便。

 

菩提道虽阻且长,但若心存众生,胸怀无我利生之志,定能所愿皆得。传仪法师认为,修行就是对治我执。要契悟甚深的空性,拥有无我的智慧,了悟宇宙人生的真谛,就要多多闻思法义,研读精思佛教的诸多典籍,潜心领悟《金刚经》中关于无我、无住、无所得以及中道智慧。更重要的是,把所听闻的法义内化为自己的心行,落实到日常生活中,让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,每一个言行举止,都如法如律,如佛所教。除了个人的行持,还要以此殊胜教法影响众生,让他们也能得到佛法甘露的滋润。这其中需要言传,更需要身教。当一个菩萨行者身上散发着柔和,真诚,慈悲,无畏的光辉,照亮和温暖着每一个见到他的众生,他甚至不需要说话,他的在场即能深深触动启发你开始反省并对真理生起真诚的向往。这样的教育,才是深刻的,有力的,引人深思且究竟圆满的。

 

来源丨福建省佛教协会
欢迎转发朋友圈,转载请注明出处
-THE END-